2021年2月25日星期四

"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,是名般若波罗蜜。"怎么理解啊??

 【须菩提,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,是名般若波罗蜜。】

“即非”者,令离相也,离相则会性。人皆知成佛由于修般若,而不知实由修“般若则非般若”也。修般若而未离名字相,则著我人众寿者,则为四相具足之凡夫,怎么能称究竟觉呢?

这里称佛说而不称如来说,何也?佛是觉悟的人,则从事相上讲的,如来是从性体上说的。此经文称佛说,则是说人证果,是由修般若而证,指给我们这些修行的人,也必须走这条路,必须明般若之理。般若是众生本性具足的,它是如来智,称佛乃性相全彰之名。如果称如来,乃性德之称也。“佛说”的说字,说什么?说般若非般若,两边不著,这即是空在有中,非灭有以明空。修行亦然,是在生活的五欲六尘相中修,非灭掉相、远离生活而修行。

佛说般若波罗蜜,即非般若波罗蜜,是名般若波罗蜜。此三句,是本经的纲领,大藏经之精要,是佛祖心肝,圣凡脑髓。三教五宗,无量妙义,尽在于兹。三昧经曰:“心无心相,不取虚空,不依佛地,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妙理。”般若之法,心法也。不可立说也。

世尊恐后人误会而偏空,所以不说如来说,而曰佛说,乃指般若则非般若,即名字以离名字也,明了虽不坏相,仍应会归于性。令一切众生开佛知见耳,开佛知见者,令知性本无相,须离相修持,而后方可见性也。故曰般若非般若。若不明此理,心中有般若波罗蜜名字相,便取法相,怎么能说是我奉持般若波罗蜜呢?为什么?因为若取法相,即著我人众寿者故。

众生不取法相,以修持一切法,则法法无不是般若。总而言之,佛说般若即非般若,是名般若。恐人生断见,权且立虚名。若有所说,即是毁佛谤法。

佛是应机施教。如药材无论贵贱,能疗愈疾苦的便是好药。如来大医王方便有多门,不但能疗色身疾病,还演说各种境界,示现种种方便与修行之方法:对悭贪心,方便示现施舍的法门;对放逸心,方便示现戒律、约束心的法门;对于盲动、冲激心,方便示现安忍的法门;对于怯退、不坚信者,方便示现勇进的法门;对无明妄动心,方便示现休止的法门;对于烦恼、迷惑心,方便示现觉照的法门;对于污浊境界,方便示现洁净的净土境界;对于烦热境界,方便示现清凉的法门;对于急迫境界,方便示现和缓的法门;对于浓艳、欲念等涨心,方便示现恬淡的法门;对于束缚境界,方便示现解脱的法门……为了多方救济众生,如来在苦海中放着八万四千(无量)种方便筏子,为接引人们度登彼岸。但世间人迷者多、悟者少,聪明反被聪明悟,“机关算尽太无情,反算了卿卿性命”。犹如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世上的危险,大半是从失却了眼目,失却了正当主张来的,故佛在迦兰精舍,演说般若波罗蜜多,认般若为一切菩萨道的根本。荷担如来大法,亦非难事,只要在大觉如来无量法门中,任你选取一个与自己根机适合的法门,按信愿行证去修、去证,终有登峰造极之日。

古人曰:十围大木始于幼芽,百尺高台筑于寸土,万里行程起自脚下,千秋大业造自现在。古来多少成功的人,都从勇猛精进中来,不从因循观望中出。须从信愿行证,逐级不懈地努力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