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2月25日星期四

般若为导,五度为伴;若无般若,五度如盲的含义

 我们说菩萨在修行的时候,主要是修「六度」。「六度」,即指「布施」、「持戒」、「忍辱」、「精进」、「禅定」、「般若」。而六度中,般若为六度的根本,是一切善法的渊源。菩萨行六度波罗蜜,以般若为首。

  《大智度论》云:「般若为导,五度为伴;若无般若,五度如盲。」就是说五种修行,如果没有最后般若智慧作为引导,作为心地法门指导的话,前面五个容易像瞎子一样,不得要领

布施无般若

  没有般若的智慧引导,布施会变成人天的善行。普通人也会做好事,布施,那他是不是菩萨?不是。很多人对这个有误解。大部分人做的善事,都是人天善行,你去布施、放生,是好事,也会得到善报,但是严格说,不能说是行菩萨道。真正的行菩萨道必须是有般若智慧作指导的。如果没有般若智慧,你很容易迷失。

  比如说,一个人的福报大,如果没有般若智慧,有可能每天沉醉于吃、喝、玩、乐;一个人权利大,如果没有般若智慧,有可能沉沦在权力的诱惑中无法自拔。这些看起来大的福报,很可能变成轮回的资粮,为生生世世的轮回送子弹。所以《宗镜录》曰:「布施无般若,为得一世荣,后受馀殃在。」

持戒无般若

  持戒严谨,但是如果没有般若智慧做指导,也是一样。很多人执著戒条,很容易产生困扰。又曰「持戒无般若,暂生上欲界,还堕泥犁中。」无般若持戒,虽是严持淨戒,不能发挥般若真空之理,暂生上欲界者,欲界天之上层天,天褔享尽,还是会堕入泥犁中。

忍辱无般若

  修忍辱但未明般若,你可能所谓的忍辱就是委曲求全。当然这也是善人,但是你忍得很难受,说俗一点,容易憋成内伤。可是憋著不一定是好事,哪天爆发了可不得了。此忍受仍然是为心所控,非是有般若之忍受。所以我们要通过般若智慧,体会「空性」。你的境界、格局提高了,你这个忍辱就会忍得很清楚。就像是一把盐放在一杯水,很苦。但是放在池塘裡,没影响。为什么?因为池塘大。

  「忍辱无般若,报得端正形,不证寂灭忍。」若忍辱无般若,可暂时控制心不动,虽来生得相貌端严,究竟不证成佛之寂灭忍,寂灭忍才是诸佛之常住真心。我们如果有般若智慧做引导,心胸格局都会扩大,你不会执著我相。就算没达到这个境界,学了《金刚经》,也能扩大心量。

精进无般若

  「精进无般若,徒兴生灭功,不趣真常海。」不明般若,虽日以继夜精进用功,因未悟心性,此精进乃盲修瞎练。如是之精进用功,却不证常住真心。特别是修行越深的人,如果不断执著功德、福报,结果南辕北辙,本来是求解脱,最后成了盲修瞎练。

禅定无般若

  「禅定无般若,但行色界禅,不入金刚定。」因无般若,故不知佛法根本实义,即使深入禅定,但行生灭法之色界禅,不得无相之金刚定,金刚定是那伽定,永不出定。如果一个人喜欢禅定,没有般若的智慧做引导,有可能变成修炼气功,执著神通、境界,严重的还会变成邪魔外道。那不如做个普通人,不然造的业就大了!

  以上就是「般若为导,五度为伴;若无般若,五度如盲。」的含义。

摘自:《金刚经》第四分【妙行无住分第四】

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:宝莲禅寺hk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